2025年6月8日,西方传出两则震动全球的消息:一则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陷入被动境地,另一则将德国推上了风口浪尖。美国突然决定将原本用于援助乌克兰的2万枚防空导弹转移至中东,而就在这时,德国宣布将协助乌克兰生产远程武器,俄罗斯迅速做出强烈反应,直指柏林。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,是乌克兰前线局势的急剧恶化、美国政策的模糊化、以及欧洲的“替补”角色,然而俄罗斯依然坚决所有外部干预。
2025年上半年,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明显减少,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出于其缩减全球战略投入的政策,美国开始将重心从乌克兰转移。6月8日,泽连斯基表示,美国已将原本为乌克兰准备的2万枚防空导弹转送至中东。这批导弹原本是用来对抗俄罗斯的“自杀式无人机”,是乌军前线急需的武器,但如今却突然被调走。
这一事件并非首次,美国的援助政策经常在关键时刻发生变动。泽连斯基毫不掩饰其失望,他直言乌克兰只能依靠自研反无人机技术来填补这一空缺。这意味着,美国已经将其关注的重心转向了中东局势,尤其是在以色列和红海地区的军事部署。对于乌克兰而言,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。随着美国的战略调整,乌克兰仿佛被遗忘在了一旁,陷入了一个被抛弃的境地。
同一天,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,提出乌克兰愿意“短暂停火三十天,甚至永久停火”,并表示愿意在领导人会晤前达成协议,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还表示愿意接受“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所有建议”。这一表态与几个月前他强硬的态度截然不同。早在今年3月,泽连斯基曾提出“能源设施三十天停火协议”,但由于乌军依然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,协议并未达成。今年4月,他再次请求延长停火30天,但俄罗斯对此置之不理。如今,泽连斯基不仅主动提出停火,还表现出愿意接受任何建议的姿态,这一转变暴露了乌克兰在战争中的巨大压力。
正当乌克兰显得愈发孤立时,德国却大举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。5月28日,德国总理默茨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“金牛座”导弹,并表示将继续增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。这一表态立即激怒了俄罗斯。俄罗斯外长在第一时间发声,指责德国已“直接介入俄乌战争”,并表示德国再度成为“敌人”。俄罗斯军事专家更进一步威胁,若德国真的提供“金牛座”导弹并用于打击莫斯科,俄罗斯将视德国为参战国,目标将包括柏林及其导弹工厂。
俄罗斯的反应非常明确:德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已触及底线,任何进一步的援助将直接引发俄罗斯的报复。如今,德国的处境变得尤为微妙,一方面,它试图在欧洲安全事务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;另一方面,俄罗斯已经明确警告,德国的援助可能会让其本土成为下一个战场。
此时的局势愈加复杂,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在快速转移,而欧洲却未能有效接过接力棒。泽连斯基虽然多次公开呼吁西方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,但能够实际提供援助的国家却寥寥无几。除了德国、法国、英国等少数国家高声呼吁,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并未提供足够的援助。欧洲的防务体系多年来始终依赖美国的支撑,现如今想要独立应对,却面临着资源短缺、产能不足的问题,尤其在弹药、导弹、无人机等关键领域,无法满足乌克兰的迫切需求。
与此同时,美国的战略转变成为乌克兰困境的核心原因之一。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模糊,一方面不愿完全放弃对乌的支持,另一方面又不愿再深陷泥潭。因此,像这次导弹转运事件,无疑表明美国正在优先考虑自身的战略利益,而乌克兰只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后退。美国的态度也使得乌克兰深感孤立,欧洲却尚未准备好填补这一空缺。
与西方国家的摇摆不定相比,俄罗斯则显得更加坚定。虽然经济压力依旧存在,但俄罗斯在战场上的态势逐渐好转。西方的援助减少后,乌克兰在前线的局势急转直下。泽连斯基的停火言论,除了战术上的考虑,更是战略上的退守。俄罗斯对于乌克兰提出的停火请求未作回应,表明他们并不急于停战。对于俄罗斯来说,扩大战果以便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更多的筹码,才是当前的战略目标。
泽连斯基表示愿意接受特朗普的建议,也许暗示着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已发生某种调整。尽管目前看不到真正的谈判开始,但各方已经在为谈判做准备,虽然前线的战斗仍在持续。
总结来看,目前的局势是:乌克兰急于停火,德国在不断推进援助的同时面临俄罗斯的威胁,美国则在战略转移中保持冷静,俄罗斯则积极推进战事。对于中国来说,在这一复杂的局势中,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被外界的节奏所牵引,显得尤为重要。
来源:泽连斯基称美国两万枚援乌导弹改运中东人民日报 2025年6月9日 09:04